稻曲病,也叫绿黑穗病、伪黑穗病,俗称“火烟包”,由真菌绿黑菌侵染所引起。稻曲病侵染水稻后,最初在水稻的颖壳合缝处露出淡黄绿色的小菌块,逐渐膨大并将颖壳全部包裹,呈墨绿色或橄榄色。最后开裂,布满墨绿色粉末,即稻曲病的孢子(类似于植物的种子),随风或触碰四处飘散。老熟的菌包呈黑色。
稻曲病是水稻的常见病害之一,在世界水稻产区都有危害,一般可使水稻减产10~30%。稻曲病严重时,可将几粒稻谷粘连在一起,成一个不规则形的大包裹。将收获的稻谷装进箩筐里,放入水中淘洗也难以将病菌孢子淘洗干净。稻谷难以卖掉,只有留着自己食用。而干稻谷碾成米后,煮的饭也是淡绿色,严重影响品质。
一、水稻稻曲病是如何引起的?
水稻稻曲病也有人把它称之为“富贵病”,从它发病的机理来看,是恰如其分的。施肥过多,施肥过晚,偏施氮肥,会使水稻的秧苗生长十分旺盛,叶片又厚又长,不仅植株体内干物质含量少,而且植株拥挤,通风透风条件差,抗病虫害的能力很弱。在这种情况下,极容易感染稻曲病。尤其是氮肥施用过晚,水稻感染稻曲病的程度更重,而且贪青晚熟,秕谷多,品质差,产量低。
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笔者栽了一块晚秧子。由于缺水栽得晚,秧苗返青慢,生长也不好。眼看别人的秧苗已封行晾田了,可自己的秧苗还稀稀拉拉的,于是就多撒了一次追肥,而撒的追肥还是肥效期长的硝酸铵。这可不得了,等硝酸铵发挥肥效时,秧苗一个劲的疯长,植株肥大,叶片又厚又长,整块田一片浓绿,密不透风。到灌浆时,整块田的幼谷上陆陆续续的出现了淡黄色的稻曲病斑点,我急忙买药打,可基本没有效果。结果病害越来越严重,到水稻水获时,整块田的谷粒上长满了稻曲病,墨绿墨绿的,一碰谷穗,稻曲病的孢子乱飞。我将稻谷装进箩筐里担到塘埝中去淘洗,可无论如何也把谷粒上的病菌孢子淘洗不干净。谷子晒干后卖不掉自己吃,煮的饭青绿青绿的。而一些农户,在春菜收获后种植的水稻,因菜地比较肥,而又是水旱轮作,不施肥料秧苗都长得好,往往贪青晚熟,感染稻曲病的程度较重。谷子晒干后除了自已吃,剩余的就只有卖给做饲料和酒厂。在水稻生产中看到,凡是秧苗不贪青晚熟,也就不容易感染稻曲病。这也就说明,水稻引起稻曲病发生的原因是施肥过多,施肥过晚和偏施氮肥。
二、打药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有多大?
从以上水稻感染稻曲病的原因可以看出,水稻感染稻曲病是因为施肥过多,施肥过晚和偏施氮肥,造成水稻生长过旺,植株干物质含量少,抗逆性差而引起的。在这种情况下,即使在抽穗前打防治稻曲病的杀菌剂效果也不好。其原因是水稻秧苗体态臃肿,自身功能紊乱,抗病性弱。再加上水稻植株过密,通风透光性差,更容易遭到稻曲病的危害。而水稻植株过密,不但药物难以分布到植株的各个部位,而且田间湿度大,药物的持效期也短。所以,凡是贪青晚熟的水稻,都不可避免的要遭到稻曲病的危害,即使打药防治效果也不好。因此,要防止水稻发生稻曲病,就要从栽培方面入手,合理施肥。而笔者当地的农民,在春菜收获后栽培的水稻,都要感染稻曲病。虽然也打了药,但是效果并不大,就足以说明了水稻避免发生稻曲病应以预防为主,打药为辅。
用户评论
这个游戏主题真的很特别,关于农业病虫害的知识点都涵盖进去了。
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!
玩起来觉得挺有教育意义的,不仅能知道病害成因还能了解到农药的应用。
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!
游戏设计得挺有趣的,居然还有病虫害的防治技巧。
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!
第一次知道稻曲病的危害这么严重,看来以后要小心了。
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!
农药使用对环境有影响真是个难题啊,这款游戏正好让我了解其中的问题。
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