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铁游戏提供最新游戏下载和手游攻略!

《宋之韵》 文字解说(110集)

发布时间:2024-09-25浏览:102

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《宋之韵》 文字解说(110集),以及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。

第一集宋词概况

说起宋词,我们自然会想到唐诗,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两颗瑰宝。总体来说,唐诗的特点就是雄伟、雄伟,几乎没有什么禁区。歌词要狭窄得多,但微妙而详细。主要描写花前月下的别离之情,以及听音乐、赏舞蹈的思绪和感受。如果把唐诗比作黄河,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它雄伟而广阔。所以宋词就像富春江一样,自古就以风景秀丽而闻名。它静静地流淌着,别有一番风情和风景。绿水青山,都是那么的含蓄而美丽。如果把唐诗比作泰山,那就是雄伟、雄伟、阳刚。一眼望去,就会让人有一种置身于山顶的感觉,一览无遗的小山尽收眼底。所以宋慈就是构成桂林山水的峰林,它小巧玲珑,晶莹润泽,层次分明,深邃幽美,富有女性的柔美。如果把唐诗比作一棵松树,它枝繁叶茂,高耸入云,犹如巨人挺立。那么宋词就像一棵垂柳,长长的,摇曳的,风姿绰约,就像一个雍容华贵的美人。

北宋第二任皇帝赵光义曾说过,国家无外患,必有内患。外忧只是次要的事情,是可以避免的。然而,如果凶恶和不可预见的祸患转为内患,则深为可怕。皇帝必须时刻注意这一点。这意味着外国政治势力的存在并不可怕。充其量不过是进来抢点东西或者占领一块地而已。正是在这一基本国策的指导下,宋朝在澶渊之盟中明明占据了上风,却依然愿意向辽国妥协,以换取金钱和丝绸。南宋初期,岳家军士气最盛的时候,宋高宗赵构为了防止不可预知的灾难发生,赶紧杀了岳飞。无论是征服世界还是称霸世界,重要的是先下手为强,不杀岳飞。如果他真的灭掉了金国,成为了霸气将领,那谁来制服他呢。这样一来,历代王朝中,宋朝国力最弱,容易受到外来攻击,但内部却很稳定,存在的时间也很长,有三百多年。

宋朝的官员也是最好的。不仅薪资丰厚,而且份额还不止一份。即使他的全职工作被解雇了,他仍然可以获得兼职的官方工资,所以他不会被剥夺温饱。最重要的是,当官没有太大的风险。如果说不好的话得罪了皇帝,通常会被贬为两级官。宋朝杀大臣的次数比最开放的唐朝要少。士大夫的物质生活十分丰富。只要不给自己找麻烦,先忧天下,他们就没什么好担心的。于是,他们忙完事后,就喝酒、作词、唱歌、玩乐。词原本是为了在卡拉OK、酒馆里娱乐人们而设计的,是为了娱乐而唱歌、演奏的。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,歌舞怎能不日益兴盛呢?

时间从来都是有限的,很容易就容易说再见。酒宴和歌声是不可缺少的。我们眼中的山河已远去,落花风雨更伤春。还不如怜悯一下眼前的人。丞相晏殊就是这样,整天在家摆宴席,唱着这种小曲取乐。东城渐觉美丽,皱褶迎客,外边青杨烟淡冷,红杏枝满春,浮生恨缺喜,心甘情愿的爱人浅笑,捧酒为君劝夕阳,去花间留晚照。这是参与编纂《新唐书》的大学者宋琪,泛舟于北宋首都东京近郊的开封湖上。这还是一个名词,尤其是红杏枝上的春天。 “喧闹”二字,让欣欣向荣的春天仿佛有了声音,宋奇也得到了“红杏枝上春暖花开”的美誉。西湖风景秀丽,碧水蜿蜒,芳草长堤,处处有淡淡的音乐歌声。这是欧阳修,伴着淡淡的音乐和歌声,游览安徽阜阳的湖边。这就是靖康事变,这场惊天动地的动乱之前发生的事情。当时,天下太平已久,讲究享受已是一种风气。每天都有歌声、舞蹈。还是可以理解的。然而,经历了靖康事变后,赵宋两朝本应努力改弦易辙,但情况显然没有改变。

朱敦儒逃到杭州不久,就看到了这样醉酒入梦的景象。眺望西湖,画船轻浮于水面,树木沉稳宁静。旅伴二二人携手醉归江对岸,唱着含云的歌。幼年时没有赶上靖康事变浩劫的新一代,甚至是经历过这场浩劫的老一辈人,竟然像夏雨过后天晴一样,很快就从眼中抹去了战争的恐怖。干净整洁。于是,在西湖这口卖金锅里,所有的朝廷大义、时势都被卖光了,只剩下一段孱弱不堪的屈辱历史。一勺西湖水,过江水,一百年歌舞,一百年沉醉。这是南宋末年文姬翁游西湖时发出的撕心裂肺的哭声。延续了三百多年的宋朝,那个为了保皇位不畏失势、辱国的赵宋王朝,消失在歌舞声中。

读宋诗,你会觉得士大夫个个都是一脸严肃,常常谈论著名的宗教。读完宋词你就会发现,宋朝人其实是很豁达的,有时甚至有点不羁。因为在宋朝,士大夫们似乎觉得歌词就是为了好玩而唱的。既然不是正式的,言语当然可以随意。苏轼进入诗歌世界后,才打破了诗与诗的界限。苏轼以诗作词,我可以用任何诗歌题材或歌词为我所用。他的大动作震惊了很多人,就连一些崇拜他的人也觉得他太过分了。公元1220年代,金朝崛起,铁骑到达汴京,灭亡北宋。宋高宗赵构为南宋守卫着江南一角。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,使南宋的一些诗人勇敢地担起了忧时乱、杀敌报国的主题。题材进一步扩大,出现了苏轼首创的所谓豪放派,写春花秋月的送别心情,并以细腻的笔调和优美的意境着称的诗风,被称为“豪放派”。优雅的学校。两个流派各有所长,都有非常感人的代表作。

第2集严父子

在介绍严氏父子之前,我们不妨先说说北宋初期的两位名人,一位是王玉成,一位是寇准。王玉成是北宋初期著名诗人,仅留下一首诗——

《点绛唇》

雨恨云,江南仍称美人。

水村渔市,一缕缕炊烟。

天空霞光万丈,远方的旅途如绣。

看看此时此刻的生活事件,谁会在乎呢?

北宋初期的诗歌尚未脱离花间派丰富多彩的风格,但王玉成的诗歌清丽高雅,境界比较广阔,风格独特。据考证,这首诗可能是他担任苏州县令时写的。秋风秋雨萧瑟,但苏州的风景依然美丽,故有“江南仍称美人”之说。诗人望着南飞的大雁,成排、自由地在天空飞翔,不禁想到自己志向空虚,却一事无成,没有人理解他、支持他。 “如果此时再看人生的一切,谁愿意去依靠呢?”王玉成的白居易诗在宋初被认为是流行的。 ——

《村行》

马穿过山的小路上的菊花开始变黄,马的信心也变得狂野起来。

万千山谷里弥漫着晚乐,几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伫立。

棠梨叶落胭脂色,荞麦花开洁白芬芳。

怎么了?我突然忧郁起来。村桥上原有的树木看起来就像我的家乡。

这是一首写王玉臣贬谪陕西商县时思念故乡的诗。 “数山峰,夕阳下默默伫立”,用拟人化的手法写自然风光,显得格外有趣,也表现了诗人当时内心的孤独和反对被贬的固执。

寇准是杨家剧中常见的角色。他最著名的政绩就是“澶渊之盟”。公元1004年,契丹萧太后率领大举入侵。宋朝廷中有人惊恐万状,主张迁都逃亡。被任命为宰相的寇准极力主张宋真宗亲临前线督战。真宗无奈服从,最终赢得了战斗。但宋朝的基本国策是向外国妥协,以稳定皇权,所以即使打赢了仗,仍然向契丹人赔款。两年后,寇准因得罪主张逃亡的官僚而被免职。

他为人正直,是北宋名臣。他的诗歌并没有脱离华间派的定型。他的诗悠远而感伤。 ——

《江南春》

波涛迷蒙,柳依依。

孤村草丛远,夕阳下杏花飞扬。

江南春去,汀州人未归。

写游子的思乡之情,有一种无法抗拒的悲伤。可能是他被贬在江南时写的。这和他的诗——很相似

烟波蔓延千里,白苹果的清香在东风中蔓延。

夕阳下看汀州,温柔如泉水不变。

两者相比,文字似乎不如诗有味道。

北宋初年,诗坛上没有杰出的诗人,也没有能够震撼人心的杰出诗人或诗词。这种情况在晏殊进入词界后有所改变。说起颜书,我们自然会想到他的“无奈花落,熟悉燕归”。这两句话虽然是一千年前的作品,但仍然充满活力,参与到现实生活中。我们可以随时将它们引用为我们自己的。

颜舒是个神童,七岁就能写文章。十四岁时被推荐给皇帝。他从容地跟大人一起参加了进士考试,成为了一名进士。从此顺利步入仕途,晚年成为宰相。他是当时文坛的领军人物。范仲淹、欧阳修等重要人物都受到他的称赞。

《浣溪沙》

一首新歌,一杯酒,

去年的天气旧亭。

太阳什么时候落山?

无奈,花落,熟悉的燕子归来。

小花园里的香径独自漫步。

暮春之际,夕阳西下,抒情的主人公徜徉在自家花园的花路上,感受到一丝抹不去的忧郁,无奈地撞击着他的心。去年,同样是暮春时节,同样的天气。曾经,我一杯酒,一首新歌,在这里热闹地写歌词、唱歌词。歌声似乎依然充满欢乐,在亭台楼阁间回荡。但那种热闹的景象再也找不到了。唯有不得不凋零的花朵无奈地落下;熟悉的燕子又回到亭子,重新寻觅旧迹。于是,面对夕阳,抒情大师不禁感叹:“夕阳何时再来?”或者说,夕阳什么时候才能带回“一首新歌一杯酒”的喜悦呢?

晏殊的诗有一种踌躇满志的富贵之气。这种气息原本不具有审美价值,但由于他的诗充满了时光飞逝、人生苦短的生活感,这种雍容华贵的风采已经成为一种哲学,深入到对人生的思考。因此,千百年来一直牵动着读者的心。

他的选词造句技巧尤其深厚。 “花落”、“燕子归”等暮春景象屡见不鲜。总体来说,还不足以打动人心。但诗人加了一点色彩,加上了虚词,形成了“花儿无奈落,熟悉的燕子归来”,让这两个原本不引人注目的场景一下子变得更有活力,重新获得了震撼力。

《蝶恋花》

门槛菊愁烟兰泣露,帘轻寒燕飞去。

明月不知离别恨之苦,斜光透朱湖黎明。

昨夜,西风吹尽绿树。我独自爬上高楼,眺望马路对面的世界尽头。

欲寄彩笺尺尺,山在何处,水流茫茫,便知何处。

这也是晏殊的代表作。这是关于一位妻子想念离家出走的丈夫的故事。这是一个常见的主题,但这首诗的角度却很独特。诗人没有讲那个独守空室的女子如何彻夜未眠,而是说月光不体贴,清光彻夜斜照在她的房间里,故意扰乱她的睡眠。 “明月不解离别恨之苦,斜光透朱湖黎明。”仔细想想,这是一个愚蠢的说法,但却是那么的愚蠢和人性化。下部电影里说西风吹了一夜,树叶都落了,更适合爬上去远眺。于是一夜没睡的妻子赶紧爬上高楼去寻找丈夫的踪迹。 “昨夜西风枯绿树,我独上高楼,望天涯。”这是妻子看着丈夫。从另一个角度看,也像是在努力追求一种理想、一种人生境界。颜恕的儿子颜几道也是北宋重要的诗人。文学上习惯称他们为二言父子。

整个宋代,从来不要求士大夫有很强的开拓精神。十一世纪上半叶,颜叔从政时,正是北宋最和平的时代。当然,他什么也做不了,只能什么都不做,但他不想孤单。他只能用一抹忧伤抹去流年,唱起“一杯酒新歌”来打发时光。

到了燕极道就不一样了。虽然他出身于宰相之家,但父亲去世时他还年轻,并没有从这个家庭得到任何好处。他为人正直,不愿依附权贵,因此只做了一个低级官员,在贫困中度过了余生。据记载,北宋大奸臣蔡京曾托人为他写诗两首。这首诗确实是他写的,但似乎是他出于自己的感受而写的。没有提到蔡京,更没有阿谀奉承。

他的父亲颜舒养大歌厅女郎,她们是宰相一家享受生活的工具和当宰相的特权。燕几刀也与歌舞伎舞者互动,但他们互相同情,互相寻求安慰。他们只能算是朋友。不言而喻,这对于燕几道来说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《临江仙》

梦后楼高锁,醉帘低。去年,春悔来了。落花人独立,小燕子齐飞。

记得小萍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,罗艺有一颗双重的心。琵琶弦诉说相思。那时明月就在,曾经照亮了彩云。

很多年前,在朋友家的一次歌唱宴会上,我认识了朋友的歌手小平。她身穿散发着“心”字香的罗衣,在琵琶的伴奏下唱起了一首诉说相思之苦的歌。这种印象是如此深刻,以至于诗人永远无法忘记。现在那个朋友已经死了,小萍也不知道她在哪里。去年,他无意中在梦中梦见了小萍,他又像以前一样在朋友家的深深阳台上作词唱歌。夜深了,大家都散了,他就在月光下送萧平离开。但当我从梦中醒来时,我想起往事如烟,再也不会发生了。于是,他只好在暮春的细雨中,站在独立的花朵前,看着花朵一瓣一瓣地飘落。看来燕子是在故意嘲讽人们的孤独。它们总是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,心中承载着无限的悲伤。

“落花独立,燕燕齐飞”。这种状态真是令人悲伤。然而,又一年过去了,连这个冰封的旧梦也无可挽回地消失了。唯有送走萧平时梦中的明月还挂在天上,成为往事唯一的见证者。

《鹧鸪天》

彩袖殷勤捧玉铃,当年却美人醉。月在柳楼低舞,桃花在风影里歌唱。

告别之后,我们一次次相见,多次与你分享我们的梦想。今夜只剩下几张银照,仿佛生怕相见成梦。

在一次歌唱宴会上,诗人结识了一位歌手,并一见钟情。当歌者手上拿着玉铃来劝酒时,他已经喝得醉醺醺的,喝了一杯又一杯。为了报答他,歌手还跳了一圈又一圈,唱完一首歌又唱了一首。他们唱到楼上明月西下,支撑的桃花扇都难以举起。 “低舞柳楼心月,歌对桃花扇满影”,这两句话是如此独特,却并不危险,历来为人们所称道。多年来,诗人经常梦见歌手。似乎连诗人自己都分不清这不期而遇到底是幻觉、梦境还是觉醒。 “今夜只剩下几根银烛照耀,如相会在梦中”,这两句出自杜甫的“夜仍举烛,缘如梦”。杜的诗向人们讲述了战争的恐怖,语气沉重。颜氏的诗传达给人们的是挥之不去的悲痛,语气悲切。

第三集词新声

公元一千年到二千年,与晏殊同时代的范仲淹是著名的政治家。他不在唐宋八大文学家之列,但他确实有几部脍炙人口的作品。尤其是《岳阳楼记》,尤其是文章中的“先忧天下之忧,后天下之乐”的两句话,是不朽的。同样,流传下来的诗只有五首,但宋诗选中必有两三首。同时代的颜舒和后来的欧阳修虽然也算政治家,但主要是文士。他们的歌词和风格都没有逃脱五朝优美迷人的风格。范仲淹首先是一个政治家,他的言语透露着政治家的胸怀和底蕴。所以,虽然依然美丽,但却稀疏了许多,威力也大了许多。

《苏幕遮》

天是蓝色的,地是黄叶的。秋色如波涛滚滚,波涛翠绿,寒气逼人。

山映夕阳,接水流。草儿无情,即使是在夕阳下。

黑暗国家的灵魂正在思考旅程。除非每晚都有好梦让人入睡。

明月楼高,我独倚。酒入愁心,化作相思泪。

这个词的上半部分描述风景,下半部分描述情感。先从上到下描写场景,云淡风高,黄叶飘落;然后由近及远,淡淡的秋色,淡淡的寒烟,夕阳的映照,水光触天,水天之间,是一望无际的野草。蓝天、黄叶、绿烟、夕阳……五种颜色在这里交织成一幅壮丽的秋景。放眼望去,“草无情,连夕阳外”,从对天外故乡的向往,到对下一部电影的怀念。而思绪由远及近,由望故乡,到最后回到前方,即诗人站立的那座高楼。诗人在此饮酒太久,“月楼高独倚,酒满心愁,化为相思”。 “泪水”,他再也忍不住了,想要休息,希望能在好梦中回到家乡。 “酒入愁心,化作相思泪”。生活中那么多的悲伤都折叠在其中,它概括的不仅仅是普通的旅行怀念。

1130年代,元昊在银川称帝,与北宋爆发战争。在连败的情况下,范仲淹被调往防守西夏的要地延安,对付西夏。在此整顿州兵,实行农耕,稳定局势。下面这首著名的边塞诗,就是写在边防前线的:

《渔家傲》

秋天一到,景色就不一样了。衡阳雁不注意就走了。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。数千里。长烟定,孤城闭。

一杯浊酒,可让家远在千里之外。嫣然没有回来的打算。羌关满地都是霜。人们无法入睡。将军头发已白,夫君泪流满面。

这首诗借“赛下秋来,风景各异”的总句引出,指出地点是赛下,时间是秋天,环境是风景。即与诗人的江南故乡有很大不同,然后用一些最能代表边塞风光的事物和现象来突出差异:大雁南飞、马呱呱、牛角呜呜、龙卷风卷起尘柱如烟,落日封闭孤城。环境如此恶劣,气氛更是阴森森的。我在千里之外的地方思念着家乡,只好用浑浊的酒来让自己平静下来。然而,将军已白发,征服者满脸泪水。 “羌关霜满”的夜晚无人能入睡,因为“燕然无归”。西夏还没有被征服,就没有办法回去了。

欧阳修认为范仲淹的诗语气太低,故称其为“琼牌师”。他在一首诗中说:“凯旋归来,快奏,斟贺酒,玉阶上献南山长寿。”他认为这是真的。就像元帅一样,确实算得上是一个边疆词了。其实一对比就知道,欧阳修只是说了一些廉价的说辞,而范仲淹却真有将军的风范。

这首诗是沉雄的悲剧诗。它是宋代不可多得的边塞诗,为北宋诗坛刮起了一股新风。可为苏轼拓展词的表达领域提供借鉴。

秋天一到,景色就不一样了。衡阳雁不注意就走了。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。数千里。长烟定,孤城闭。

一杯浊酒,可让家远在千里之外。嫣然没有回来的打算。羌关满地都是霜。人们无法入睡。将军头发已白,夫君泪流满面。

然而,从词的发展来看,第一个以词为麦克风,向生命呼唤的人,揭露了内心遥远的苦难,让后人如听到突然的春雷声一样震惊,是一个里程碑。诗人李后主。虽然他被认为是第五王朝的成员,但他在宋朝建立19年后就去世了,他的代表作都是在他去世前的几年里创作的。

《虞美人》

春花秋月何时?对于过去的事情你了解多少?昨夜小楼东风,祖国不忍回望明月。

雕栏玉石应该还在,只是美貌变了。你能有多少悲伤?犹如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
近代伟大学者王国维说,李后主的诗是他用自己的血写成的。是的,他的话语是情感裂变所放射出的冲击波,是刺痛心灵的压抑呻吟。他倾诉的不是痛苦的原因,而只是痛苦的感觉。后人从他的话语中得到的,正是人们失去依靠、找不到立足之地的悲伤,因此很容易与他产生共鸣。

《浪淘沙令》

帘外雨淙淙,春意渐淡。洛被子受不了半夜的寒冷。梦中不知自己是客,一时贪图享乐。

当你独自一人时,不要靠在栅栏上。国家没有限制。说再见容易,见别人却很难。流水落花春去,人间天地间。

这些词都是关乎生死的话题,都是诗人燃烧的悲愤,撕裂的痛苦。要让言语从浪漫中跳出来,侯朱利的话可以作为最有说服力的示范。晚辈王安石也遵循了这条道路,写下了一首诗《:010—30000》,歌颂六朝的兴衰。

王安石写的歌词不多,但他的歌词意境高远,视野广阔。这首歌曲《桂枝香》也是宋诗选中的必选之作。

《桂枝香》

我来送行的时候,祖国已经是深秋了,天气也开始平静了。千里碧水如火车,青峰如簇。远征夕阳西下,西风在背,酒旗斜立。船上云淡风轻,星河里鹭鸶升起,难成一幅画。

上一部电影描写深秋时,诗人站在南京的高处,也许是晚年退官后居住的钟山上,向这座古城致敬。一句“来送行”开门见山,开门见山。由于已经是深秋了,长江特别清澈,像一条洁白的丝绸。眺望远方,群山峰峦倒映在夕阳中。然后,就是长江上来来往往的船只。走近一看,酒店门口的酒旗迎着西风飘扬。这是一幅由远景走向近景的秋光图。气势虽然博大,但诗人的目的是感叹六朝的兴衰,所以用冷色调来处理,让人读起来有些压抑的感觉。

下一首抒情,顺水推舟,把读者推入诗人——设定的境界

想着往日的繁华竞争,叹息着门外的建筑,心中充满了悲愤。千百年来,我一直为此感叹荣辱。六朝旧物随流水而流,但寒烟香草绿。至今,商代妇女仍常唱这首歌曲,并在后院留下了歌声。

王安石以散文闻名,是唐宋八大家之一。其诗独树一帜,是宋诗中的重要人物,具有开创潮流的意义。他所领导的改革是历史上影响最大的。据记载,他个性刚强,性格固执。诗人都喜欢与众不同。像他这样的人,写诗自然要标新立异。他的《桂枝香·金陵怀古宋》是这样的——

明妃刚出汉宫时,春风中,她的太阳穴和脚都被泪水打湿了。

游影无色,君王却无法自控。

当我回来时,我对这幅画的手感到惊讶。我一生中从未见过它;

意境的本源是画不出来的,当时杀了毛延寿也是枉然。

家人远在千里传消息,幸好在展城彼此不记得;

没看到那扇长长的门关着这么远吗?阿娇,生活充满了挫折。

这首诗哀叹王昭君、范远联姻匈奴。诗人劝昭君说,远嫁很惨,但留在汉宫后宫的人,还是和被贬入冷宫的陈皇后一样惨。其更深层次的含义是,一个读书人进不了朝廷,不能接近皇帝是不幸的,但一个读书人进了朝廷,得不到重用,不能接近皇帝,同样是不幸的。充分发挥他的才能。无论你身处高高的寺庙,还是远离尘世,因缺乏志向而造成的内心沉重都是一样的。 “人生的挫折没有南北之分。”这种说法有些刺耳,但古人还是可以接受的。

《明妃曲》 第二首有两句:“韩恩浅胡恩深,人生乐趣在于相知”。这意味着王昭君在汉朝并没有受到青睐,反而受到了匈奴的青睐,而且与匈奴单于也是亲密的朋友。然后在匈奴过上好日子。有人骂道,这种说法无父无王,简直就是想给王安石贴上叛徒的标签。这当然是无限优越的。近代有人认为“汉恩浅胡深”,意思是汉恩浅还是胡深,她王昭君根本没有察觉,因为她爱的是离家乡较近的人。这或许说明王安石想得太远了。

第4集一代文豪

读过一点诗的人大概都能背诵这首诗——

《明妃曲》

去年元宵节,花市里灯火通明。

月光柳树顶,人黄昏相会。

今年元夜,月光依旧。

不见去年人,春衫袖满泪。

去年元宵节,一位年轻女子与爱人约好黄昏后出来看灯。一年过去了。今年的元宵之夜,月亮还是那么圆,灯火还是那么亮,但去年遇见的人却不见了。这首诗干净明朗,起伏流畅,清晰如字。采用重叠句型和对比手法,将一喜一悲两个元宵放在一起,让读者思考悲欢离合的变化。这首广为传诵的诗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的诗作。

欧阳修是宰相级官员,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文学领袖。他是一位学者。 《二十四史》中,他编有《生查子.元夕》和《新唐书》。著名散文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继韩愈、苏轼之后,应该说他是当之无愧的。他也算得上是诗坛的当红人物,是诗坛的领军人物。虽然他的歌词不太有新意,但他也是一位有特殊成就的人。当他写文史论文的时候,他就像一个道貌岸然的道士;当他写文史论文的时候,他就像一个道貌岸然的道士;他写诗的时候,像一个不苟言笑的书生;但写词的时候,他却变了一个人,像个风流倜傥的英俊少年。

《新五代史》

金泥带凤髻,龙纹玉掌梳。他们来到窗前,微笑着互相帮助。艾涛的画眉明暗分明,历久弥新。

我长期用笔倚人,才刚刚开始尝试写花。很容易毁掉你的刺绣技巧。我笑着问“鸳鸯”二字是怎么来的。

诗中抒情的主角似乎是一位刚刚结婚的年轻女子。她头戴金泥带,手持手掌形玉梳,正坐着绣花。可她却坐不住了,走到丈夫读书的窗前,依偎在丈夫怀里,时而问自己画眉怎么样,时而问“鸳鸯”字怎么写? ”。短短五十个字,就将一个沉醉在爱情生活中的少妇的迷人纯真态度展现得淋漓尽致。这种刻画人物的功力,简直令人惊叹。

欧阳修的诗与晏殊的诗是一样的。主要写爱情、相思、春天、赏花等,但题材稍宽,语言精炼、飘逸,更具表现力。这首歌《蝶恋花》算是他的代表作——

院子有点深,杨柳烟熏,帘子无数。玉雕马鞍就在能看到张泰路的地方。

三月下雨狂风狂吹,黄昏关门,春意无处留。泪问花不语,红花飞过秋千。

抒情的主角是一位被遗忘的贵族女子。三月暮春,薄雾轻烟,笼罩着大都市的庭院和柳丛。高楼相连的地方应该是老公的。一个可以闲逛的地方。但无论她怎么寻找,都找不到丈夫的踪迹。黄昏时分,风突然刮起来,变得猛烈起来,她独自坐在家里,无助。看着门外风吹雨打的花朵,我泪流满面。我不禁要问,这些枯萎的花朵能否熬过这寒冷的黄昏呢?然而,那些碎花却没有理睬她,只是无声无息地飘走,一片片花瓣,一片片地被风吹散。仔细想想,这句话所强调的不也是一种生活状态吗?当有一天我们突然感觉人生最令人怀念的阶段之一即将逝去时,我们是否也不能问问,我们能否抓住即将逝去的一切,多熬过几个凄凉的黄昏?然而“泪问花无言,红花飞过秋千”。一切都无可挽回地过去了。等待我们的是一个充满未知的新阶段,需要我们用辛勤的汗水去发展。生活本来就需要“看花不语”的痴情,把握“红花飞过秋千”的变化。将这种心境与诗人的另一首关于分离和悲伤的诗结合起来欣赏,我们一定会有更深的感触。 ——

我想告诉你我回来的日期。还没说话,春蓉就惨吞了一口口水。人生有爱有执念,这恨与风月无关。

离开歌时不要再翻修建筑。一首歌可以教肠子收紧结。须看罗城百花齐放,春风易别。

分手聚会上,他们故作镇定,分析各种情况,看到什么时候能再见面,显得十分洒脱。但说完之后,我心里就不舒服,脸色也阴沉起来。分手让人感到痛苦的根本原因是人有感情,容易被情绪所感动,而不是因为分手时的情况令人恼火、悲伤。这首诗只触及离别的情感,但重点是最后两句的哲理探讨。这种写法很容易陷入概念化的俗套。但因为诗人对生活有真实的体验和理解,所以他可以通过说出来来改变一切。前两句的蜻蜓触水,拓展为巨石砸湖的俯冲,在读者的美感中留下无尽的涟漪。

下一部电影《骊歌,请不要装修房子》可以用欧阳修自己的一首绝句来解释——

花开柳暗花明,酒前送行。

我也如往常一样醉了,不教弦乐器分别发声。

欧阳修曾任滁州刺史,创造仙人《南歌子》。文中多次使用“滁”字,“滁州四面环山”、“故自称酒徒”、“酒徒之意不在”、“酒在山水之间”、“谁为酒者”。 《太阳呼唤,庐陵欧阳修》……共用了二十一次,其文笔之苍劲历来为人们所称道。这首诗是他离开滁州时写的。第一句写景,“花开柳暗花明”。正是春光明媚、柳绿花红的时节。第二句说的是“喝酒前送我走”。 ”,滁州人为诗人送行;第三句“我也如常醉了”,抒情的主人公正式登场,表现出一种很超然的神气;第四句抒发感慨:“别教了弦乐管子发出分别的声音”,表面上看来他对告别无动于衷,所以要求演奏一些与离别的心情无关的曲子,以免破坏告别宴会的气氛。但事实上,正是对“琴弦和管子发出不同声音”的恐惧,才让人无法接受这正是——这个词的含义。

我想告诉你我回来的日期。还没说话,春蓉就惨吞了一口口水。人生有爱有执念,这恨与风月无关。

离开歌时不要再翻修建筑。一首歌可以教肠子收紧结。须看罗城百花齐放,春风易别。

人生若有爱,就必然有苦难。唱太多哀叹分离、悲伤的歌曲,会让人情绪失控,陷入痛苦之中,所以最好还是克制一些。最后,诗人再次将诗拆开,用两句内涵深刻的句子来包裹全诗。生活中,“你必须看遍洛杉矶的所有花”,并尽力而为。只有“春风易说再见”,我才有资格说,我奋斗过,也因此过上了美好的生活。这首诗的最后两句“得看洛城百花齐放,相别容易到春风来”。

一首七律的末联“曾是洛阳花下客,野芳虽晚不须嗟”可以说是相互呼应的。这首律诗说—— 春风疑不到天涯,二月山城未见花。 残雪压枝犹有橘,冻雷惊笋欲抽芽。 夜闻归雁生乡思,病入新年感物华。 曾是洛阳花下客,野芳虽晚不须嗟。 这是欧阳修贬谪在夷陵,即今天湖北宜昌时写的诗。既然从京城开封贬谪出来,心情自然不会太好,因此诗一开头就埋怨宜昌花开得晚,简直像春天都不愿到这个地方来。用疑问口气提出“春风疑不到天涯”,然后正面点题“二月山城未见花”,暗示这里离京城太远,感受不到皇帝呼出的热气,到农历二月了还不见开花。那是产橘子的地方,然而“残雪压枝犹有橘”,到第二年春天了,居然还有没摘尽的橘子,可见那地方人烟的稀少。“夜闻归雁生乡思,病入新年感物华”紧承上联,因为春天大雁从南往北飞,是从他老家江西那边来的,因而听见雁见由不得想起了家乡,又因为身体状况不佳,眼看一年已尽又是春天了,不免因美好的年华匆匆消逝而感叹,最后说“曾是洛阳花下客,野芳虽晚不须嗟”,表层信息是说他毕竟在洛阳做过官,见过洛阳誉满天下的名花,因而在宜昌,就算花开的晚一些也没什么。深层意蕴则是说,他毕竟在京城呆过,皇帝迟早会想起他来的,透露出一丝期待的心情。 《浪淘沙》 把酒祝东风,且共从容,垂杨紫陌洛城东。总是当时携手处,游遍芳丛。 聚散苦匆匆,此恨无穷。今年花胜去年红。可惜明年花更好,知与谁同? 这是欧阳修游洛阳时,即兴创作的一首词,旧友重逢,又是旧地重游,自然感慨万千。但词的基调是乐观的,情绪是开朗的,对宋初以来的词坛来说,毕竟要算是透了一点新消息。虽说无法与柳永、苏轼这些人相比,可是,从历史的终点线上跨出半步,就是不可抹杀的贡献。 第五集 奉旨填词 真正的宋词是从柳永开始的,宋词到柳永才完全摆脱了五代那种含蓄委婉的词风,采用或创制大容量的长调,层次丰富的铺写,融抒情,叙事,说理,写景于一体,展示宋代市民生活,这才是宋词不同于前代的地方。 柳永原名柳三变,主要活动于仁宗时期,也就是十一世纪上半叶后期。他出身官宦人家,但年轻时行为比较放荡,经常出入歌楼酒馆,与歌伎舞女厮混,因而不为统治集团所重。他精通音律,乐工有什么新鲜曲儿都请他填词。据说凡有井水喝的地方,就有人会唱他的词,可见他在中下层人民大众中名气有多大。他在一首词里说,既然时代抛弃他,金榜题名没有指望,那就不如干脆听其自然,在歌楼酒馆里与意中人寻欢作乐,抛开人世虚幻的功名—— 《鹤冲天》 黄金榜上,偶失龙头望。明代暂遗贤,如何向。未遂风云便,争不恣游狂荡。何须论得丧?才子词人,自是白衣卿相。 烟花巷陌,依约丹青屏障。幸有意中人,堪寻访。且恁偎红倚翠,风流事,平生畅。青春都一饷。忍把浮名,换了浅斟低唱! 建安时期,曹丕提出包括诗赋在内的文章是“经国之大业,不朽之盛事”,从那以后,诗才算是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。但在柳永以前,还从来没有以诗人身份向人夸耀的。即便像李白也大喊“吟诗作赋北窗里,万言不值一杯水”,仍然要以卿相自许。然而是柳永第一个喊出了“才子词人,自是白衣卿相”。尽管语气还有些无可奈何,还不够理直气壮,但能喊出这一声,就是了不起的大事。这是宋代市民意识的自我觉醒、自我肯定,是市民阶层在自己的价值判断中,企图摆脱对皇权依附的一次挣扎。 所记载,宋仁宗在考中进士的名单里发现了柳永的名字,竟一笔勾掉,说道:此人风前月下,好去浅斟低唱,何要浮名,且填词去。这明摆着是欺负人,可皇帝一言既出,铁板上钉钉,柳永的仕途从此就算是断了。他一气之下,干脆署名“奉旨填词柳三变”,他还真有几分倔脾气。不过,在小农社会里要想不依附皇权那是行不通的,他最后还是不得不改掉柳三变这个容易引起误解的名字,改名柳永,走考进士做官这条路。 他赞美城市的繁荣,渲染大都市热气腾腾的生活场面。从他的词里,我们很自然的会想到《清明上河图》这幅名画。像他写杭州,就特别强调杭州是三吴都会,即东南地区最繁华的大都会这一点。在这里到处是金银珠宝绫罗绸缎,以阔气自豪,以奢侈为荣,西湖白天黑夜都有游人,到处是游船,到处是笙歌,人人都那么欢天喜地的生活着。 东南形胜,三吴都会,钱塘自古繁华。烟柳画桥,风帘翠幕,参差十万人家。云树绕堤沙。怒涛卷霜雪,天堑无涯。市列珠玑,户盈罗绮竞豪奢。 《望海潮》 重湖叠巘清嘉。有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。羌管弄晴,菱歌泛夜,嬉嬉钓叟莲娃。千骑拥高牙。乘醉听箫鼓,吟赏烟霞。异日图将好景,归去凤池夸。 善于运用口语脉络清晰地铺叙,是柳词给后人留下的极为宝贵的经验,像《定风波》后半阕,写一女子心上人去后寂寞难耐,悔恨先前没把他留住。叙来真可以说娓娓动听—— 《定风波》 自春来、惨绿愁红,芳心是事可可。日上花梢,莺穿柳带,犹压香衾卧。暖酥消,腻云亸。终日厌厌倦梳裹。无那。恨薄清一去,音书无个。 早知恁么。悔当初、不把雕鞍锁。向鸡窗、只与蛮笺象管,拘束教吟课。镇相随,莫抛躲。针线闲拈伴伊坐。和我。免使年少,光阴虚过。 这首词写爱情大胆泼辣,充分表露出市民的审美趣味。所记载,晏殊对“针线闲拈伴伊坐”这一句就嫌写的太露骨表示不满。其实,“针线闲拈伴伊坐”形象鲜明,极富人情味。 不过,柳词最令后人赞不绝口的还是他那些写旅途寂寞,行路艰难的雅词。也许是为了谋出路,也许是为了谋衣食,他总是那么东奔西走。像著名的《雨霖铃》,写秋天在凄切的蝉声中与情人握手告别,登舟上路。或写实,或虚拟,虚虚实实写得特别有韵味—— 寒蝉凄切,对长亭晚,骤雨初歇。都门帐饮无绪,留恋处,兰舟催发。执手相看泪眼,竟无语凝噎。念去去,千里烟波,暮霭沉沉楚天阔。 多情自古伤离别,更那堪,冷落清秋节!今宵酒醒何处?杨柳岸,晓风残月。此去经年,应是良辰好景虚设。便纵有千种风情,更与何人说! 离开都门以后,一路上就是“千里烟波,暮霭沉沉”,再没有亲近的人了,词写到这里,下片该怎么接呢?词人竟意想不到用一个带哲理的总括性句子接起,“多情自古伤离别”,故意宕开一笔,然后再递进一层,指出人由于多情,原本就容易为离别而悲伤,“更哪堪冷落清秋节”,更何况还是肃杀的秋天。到这里,词人又一笔宕开,不说酒醒以后会如何相思,而说酒醒后将处在“杨柳岸,晓风残月”的环境中,让读者自己去体味,“杨柳岸,晓风残月”这种境界,会怎样勾起人的离愁别恨。 这首词妙就妙在用环境来渲染无法排解的悲酸,却始终不说破。柳词一般都直率明白,不追求深沉的境界,但有的词也还是酿出哲理的深邃。 《蝶恋花》 伫倚危楼风细细。望极春愁,黯黯生天际。草色烟光残照里。无言谁会凭阑意。 拟把疏狂图一醉。对酒当歌,强乐还无味。衣带渐宽终不悔。为伊消得人憔悴。 “衣带渐宽终不悔。为伊消得人憔悴”是痴语,也是至情语,难怪著名学者王国维从中看出人生全力以赴去追求理想的执著。柳永一辈子不得志,只做过几任小官,最后大概是穷死的。因为据说还是由一些歌伎凑钱,才把他发送了。然而有了“才子词人,自是白衣卿相”一这声喊叫,足可以使他不朽了。 张先是晏殊的同龄人,两人交谊甚厚。但他活了近九十岁,因而与晚一辈的苏轼也有过交往。 《天仙子》 水调数声持酒听。午醉醒来愁未醒。送春春去几时回。临晚镜,伤流景。往事后期空记省。 沙上并禽池上暝。云破月来花弄影。重重帘幕密遮灯。风不定,人初静。明日落红应满径。 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了,正好一个朋友要远行,词人于是举行了一个送春又送人的宴会,填词唱曲轮番痛饮。宴会散场后,一觉睡到了下午,醒来时酒劲儿算是过去了,对着镜子呆呆地坐着,无可奈何的想着往事和约定相见的日期,愈益沉浸在年光易逝的惆怅之中。天渐渐地黑下来了,朦胧中看见一对水禽挨在一起,这时,正“云破月来花弄影”,使孤独感好象也跟着晃动起来,从而使他也更加感到孤独。他忍受不住了,于是放下帘幕,在重重帘幕中,只一点灯光相伴,一起守着渐紧的风声直到深夜。明天必将是落花满地,生怕会匆匆消逝的春天,终于就这么无可挽留的消逝了。 这算得是张先的代表作,“云破月来花弄影”一句更是叫人赞叹不迭。著名词论家王国维说,“云破月来花弄影”,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。这话是很中肯的,因为有了这个弄字,句中的花就被拟人化了,就成了一个美人,在云破月来的瞬间,感觉到窗子里面有人在看她,于是而搔首弄姿,顾影自怜起来。除了这个弄字,用任何动词都达不到这种效果。 水调数声持酒听。午醉醒来愁未醒。送春春去几时回。临晚镜,伤流景。往事后期空记省。 沙上并禽池上暝。云破月来花弄影。重重帘幕密遮灯。风不定,人初静。明日落红应满径。 第六集 旷世奇才(上) 公元1082年,四十六岁的苏轼,在黄州赤壁酹江亭这里写下了震古烁今的名词《念奴娇.赤壁怀古》。“大江东去”,这一声长啸穿越千年,一直在这里隆隆地震响,将永远叩击游人的心扉,“大江东去”这四个音搭配在一起,像一声号角,是那么和谐那么响亮那么雄劲。虽然这酹江亭上再也找不到他巨人的身影,再也问不出他悲凉的遭遇,但我们相信他还活在这里,他是不会死的。 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、千古风流人物”起首两句就像长江的巨浪,滚滚滔滔而下,气势磅礴。“故垒西边,人道是、三国周郎赤壁”点出赤壁怀古的题旨。用“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”来突出赤壁的险峻,极有声色。“一时多少豪杰”把赤壁之战中的英雄人物一总推入读者的想象,然后快速转入下片,用近景推出周瑜。“雄姿英发,羽扇纶巾,谈笑间、樯橹灰飞烟灭”,几句话就让周瑜赢得了赤壁之战。怀古是为了抒发心中的郁积,词人于是站出来告诉读者,“人生如梦”,而自己偏生那么容易动感情,以至“早生华发”,实在可笑。 真的可笑吗?不!当时的苏轼是个有罪之人,因为三年前,他被一场卑劣的文字狱击倒了。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永远散发着血腥气的“乌台诗案”。中国古代这个学者,思想家,诗人,词人,散文家,画家,书法家兼于一身的奇才,因为写诗同情老百姓,被告发诬蔑了早已走样的新法,差点就丢了性命。 三年的时间不长,他内心的伤口肯定还在流血,他肯定还在做被推上刑场的噩梦。《赤壁怀古》就是在这种心绪下创作的。明白了这一点,读这首词自然该别有一番滋味。 大江东去,浪淘尽、千古风流人物。故垒西边,人道是、三国周郎赤壁。 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。 遥想公瑾当年,小乔初嫁了。雄姿英发,羽扇纶巾。谈笑间、樯橹灰飞烟灭。 故国神游,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发。人生如梦,一尊还酹江月。 读这首词,至今仍觉天风海雨气势逼人。在乌台诗案中,苏轼的一些诗被挖出来示众,用拐几道弯儿的目光,从中找出攻击王安石新法的罪证来。比如他一组《山村绝句》中有一首写道: 老翁七十自腰镰,惭愧春山笋蕨甜。 岂是闻韶解忘味,迩来三月食无盐。 七十岁的老翁没饭吃,幸好春天山里面有竹笋和蕨菜,于是腰里别上镰刀去找来充饥。可是买不着盐,没法子,煮一煮淡着就这么吃了。这样的诗原本不该有什么问题,可就因为当时王安石变法,正搞得热火朝天,说老百姓吃不上饭,特别是吃不上盐,这就成了罪行。 用词来凸现英雄人物,在词坛开辟豪放一派,苏轼这个首创之功,值得大书特书。前面说过,范仲淹,王安石这些政治家,都写过豪放风格的词,不过那只能算特例,对宋代词坛并没有起到扭转风气的作用。从苏轼起,词才从歌楼酒馆里唱着玩儿的风流小曲,开始变得讲究身份,敢与诗平起平坐了。他是词坛的千里马,他是杀入词坛的赵子龙。任何难于驾驭的题材,在他面前也不敢不俯首投降。他那支能唤醒春风的笔,点向哪里,哪里就是万紫千红的花坛。他放怀歌唱着 《江城子》 老夫聊发少年狂,左牵黄、右擎苍。锦帽貂裘,千骑卷平冈。 为报倾城随太守,亲射虎、看孙郎。 酒酣胸胆尚开张,鬓微霜、又何妨。持节云中,何日遣冯唐。 会挽雕弓如满月,西北望、射天狼。 写这首词的时候,苏轼四十一岁,虽然已经“鬓微霜”,开始有白发了,却依然豪情满怀,要为国家上阵杀敌。他翘首追问着“持节云中,何日遣冯唐”,渴望朝廷调他到边防前线去,这种心雄万夫,气势豪迈的境界,不要说婉约派词人,就是不肯完全跟着婉约派走的范仲淹,王安石也是根本没想过要进入的禁区。他的笔随便点染,就像他作画一样,不求形似,只求写出心中一时的感受。 簌簌衣巾落枣花,村南村北响缫车。牛衣古柳卖黄瓜。 酒困路长惟欲睡,日高人渴漫思茶。敲门试问野人家。 村子里到处是缫丝的缫车在响,一路走过去,枣花簌簌地往衣巾上落。古柳树下,有人在卖黄瓜。酒困路长,抒情主人公感到又渴又累,于是敲开乡下人家的门,去要茶喝。这样的词婉约派是不肯写的,或者说他们不敢写。因为这样的词,搬到酒席筵前去唱,多半是没人愿意听的。但是苏轼敢写,他不在乎唱出来是不是有歌迷捧场。而只在乎读起来是不是有诗的味道。 读他这类信手拈来便诗意盎然的词,我们很自然地会想起他那些信手拈来的绝句。 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。 蒌蒿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。 这是一首题画诗,“竹外桃花三两枝”,用竹子的青翠,来衬托桃花的鲜红,一下就把艳丽的春光凸现出来了。最妙的是,“春江水暖鸭先知”,将鸭子拟人化,使鸭子具有人的知觉。从这句诗,我们能听见鸭子呱呱地叫着,能看见鸭子扇动翅膀,在水面上追逐扑腾的热闹。 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朦雨亦奇。 欲把西湖比西子,浓妆淡抹总相宜。 用无人不知的美人西子,来突出西湖的美,这个比喻轻松不费力,苏轼像是捡了现成的便宜。其实细想一下就知道,这是神来之笔。不仅像“春江水暖鸭先知”一样超妙,还比得叫人拍案叫绝。 如果没有那一场以杀死歌声为快的文字狱,苏轼这个旷世奇才,该会在词中留下多少欢声笑语,供后人吟咏。然而,历史不接受假设,苏轼只能在历史的回音壁前,唱出自己的悲哀、悲愤和无穷的悲郁。 《临江仙》 夜饮东坡醒复醉,归来仿佛三更。家童鼻息已雷鸣,敲门都不应,倚杖听江声。 长恨此身非我有,何时忘却营营。夜阑风静谷纹平,小舟从此逝,江海寄余生。 这也是以罪人的身份在黄州写的,罪人就是没有自由的人。他只有在沉醉的麻木中,寻得短暂的陶然自得。他醒了又醉了,醉了又醒了。半夜回来时叫不开门,于是而“倚杖听江声”。江声浩浩,能告诉人什么呢?江水以浩渺的滔滔,来展示自己的无拘无束。这不是在告诉人,为名利而奔忙是何等的可怜吗?唉,趁此夜深风静,江水安眠,还是驾上一叶扁舟,超离这冷气逼人的世界吧。于是他轻轻哼着,“长恨此身非我有,何时忘却营营。夜阑风静嗀纹平,小舟从此逝,江海寄余生。”他敞开庄子似的容纳万有的胸怀,使我没入大自然,也使大自然没于我,于是而物我两忘。 关于这首词,据记载还曾引起一场虚惊。这首词第二天就传遍四邻,都说苏轼驾小船逃走了。地方官听说后大吃一惊,让罪人逃走了那还了得,就赶忙去看个究竟。敲门一问才知道,苏轼正蒙头睡大觉呢。 其实,苏轼根本不可能像李白那样,说走起身就走,因为到宋代,已经不是“大道如青天”的时代,已经不允许跟着感觉走了。 《西江月》 世事一场大梦,人生几度新凉。夜来风叶已鸣廊,看取眉头鬓上。 酒贱常愁客少,月明多被云妨。中秋谁与共孤光,把盏凄然北望。 秋风飒飒,一年将尽,树叶萧萧,催人变老。他却无可奈何,只能痛苦地看着年光从指缝里流走。不要责怪这歌声过于凄苦,要知道,他灵魂的负担太重太重了。 第七集 旷世奇才(下) 苏轼把自己的生活全方位撒进词的沃野,用独自从生活中浓缩出来的哲理去进行培育,使词万紫千红,争妍斗艳,开出了有深度的,经得起琢磨的意境。 《定风波》 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,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,一蓑烟雨任平生。 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 春日出游,忽然遇上阵雨,同伴狼狈不堪,词人却“吟啸且徐行”置之度外,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,披着蓑衣,在烟雨中奔走一生的准备都做好了,还会怕这么一阵雨吗?终于阵雨过后,斜照相迎。刚才那一阵“穿林打叶声”不过是一场虚惊。实际上,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过。这里有陶渊明的随缘自适,有禅宗用平常心去看待一切的了悟。苏轼抱着儒家的社会责任感来承当一切,一点不肯马虎,这当然是行不通的。知无不言的性格,黑白分明的态度,使他受尽了折磨,贬官贬得一次比一比远—— 《食荔枝》 罗浮山下四时春,卢橘杨梅次第新,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。 已经贬到了惠州,当时这是地产的蛮荒之地,他竟然声言只要天天有荔枝吃,就“不辞长作岭南人”。这显然是无可奈何的自宽自解,然而因为他是旷世奇才,又有充满磁性的人格魅力,这使他那些藐小的政敌,忌妒得目光都发高烧。于是,他们借故把苏轼再贬到海南的儋州。年已六十二岁的苏轼,觉得真直到了人生的尽头—— 突兀隘空虚,他山总不如,君看道旁石,尽是补天余。 他这块有用的石头,无法去补朝廷的裂缝,被抛掷出来,也许将永远与海南这里的巨石为伍吧!这是他无法排解的悲哀。然而,他毕竟是哲人,并没有在荒凉中板结成石头。“九死南荒吾不恨,兹游奇绝冠平生”他把这四年的贬谪当作一次旅游。 如今,他矗立在东坡书院这里,一派智者的深沉和学者的儒雅,来接受游人的瞻仰。 《水调歌头》 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,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 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 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,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。 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 这是思想家而兼词人的苏轼,通过中秋夜对弟弟的怀念,来破译人生这个永恒的命题。这个命题永远吸引着人们去解析,却又是无法彻底解析的。因则这首词,也就对千秋万世的读者,永远都是一个无法排除的磁场。使人在磁力线的作用下产生无法抑制的审美冲动。诗人就是能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,从生活中找到缺憾的人。苏轼就总是能从别人认为理所当然的地方,用自己特有的敏感,看到并不如此。

《蝶恋花》 花褪残红青杏小,燕子飞时,绿水人家绕。 枝上柳绵吹又少,天涯何处无芳草。 墙里秋千墙外道,墙外行人,墙里佳人笑。 笑渐不闻声渐悄,多情却被无情恼。 残红凋尽,燕子呢喃,“枝上柳绵吹又少”的春末夏初,正“天涯何处无芳草”。词中的抒情主人公,从一道围墙外面走过,看见“墙里秋千”,听见“墙里佳人笑”。终于,“笑渐不闻声渐悄”,转瞬之间,一切又复归沉寂,好像什么也不曾发生过。只有之多情的行人还在聆听。他想找到一点什么呢?生活永远也不可能是美满的,人们欣赏落霞的艳丽时,总是正在兴头上,天就暗下来了。总是“多情却被无情恼”,于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美,一种令人神往的心跳,就这样像电光石火一样,一闪就消失了。就的那样一闪就消失了?不是的。“枝上柳绵吹又少,天涯何处无芳草”,天地间的一切,不是还那么充满了生机吗?服膺庄子的苏轼,总是会在暗淡的画面上,留下一点透气的亮点。“天涯何处无芳草”如今已经成了格言,成了民谚,我们都能信手拈来,随口道出。 再来看看词人是怎样悼念亡妻的吧--“夜来幽梦忽还乡”,他梦见妻子在“小轩窗,正梳妆”,于是两人“相顾无言,惟有泪千行”。一梦醒来由不得想到“十年生死两茫茫”,想到“千里孤坟,无处话凄凉”。十年来风刀霜剑的煎逼,人在风尘中老了,“尘满面,鬓如霜”,经历了那么多层层叠叠的忧患,会不会“纵使相逢应不识”呢?不会!“不思量,自难忘”!这是一段永远也不会风化的爱,是不会变形的。 《江城子》 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。 千里孤坟,无处话凄凉。 纵使相逢应不识,尘满面,鬓如霜。 夜来幽梦忽还乡,小轩窗,正梳妆。 相顾无言,惟有泪千行。 料得年年断肠处,明月夜,短松冈。 读这首词的最佳切入点,就是“相顾无言,惟有泪千行”。诗人梦见亡妻,想到“十年生死两茫茫”,因而伤心哭泣,这是很自然的。可是死去的妻子与丈夫相对,为什么也泪流满面呢?因为词人经历了那么多的忧患,无暇自己伤悼自己,就把一腔涩泪逢移植到亡妻的眼中,让亡妻来为自己哭泣。深人无浅语,苏轼总是能在词中,留下一面窗子,让读者看到更远的景致。 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生在此山中。 略呈椭圆形的庐山,横看绵延不尽,侧看高高耸起。从不同的角度,会得出不同的印象,可是站在西林寺那里,却只见四围都是山,根本想象不出“横看成岭侧成峰”的变化,这是为什么呢?“只缘生在此山中”。人被山吞噬了,失去了看山的角度,于是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生在此山中”就成了生活真理。 不过永远能让人咂出新意,而又永远也说不尽的,还是那首咏雁的《卜算子》: 缺月挂疏桐,漏断人初静。谁见幽人独往来,缥缈孤鸿影。 惊起却回头,有恨无人省。拣尽寒枝不肯栖,寂寞沙洲冷。 在“寂寞沙洲冷”的环境中,“缺月挂疏桐”的背景上,“漏断人初静”的时刻,一只孤鸿,“惊起却回头”,飞起又落下,落下又飞起,这只孤鸿为什么要“拣尽寒枝不肯栖”呢?是因为被孤独驱赶着,而惊疑而害怕吗?应当是的。会不会是这些寒枝不合它的意,因而不愿意停落在上面呢?应当也是的。原来这首词是词人在那场文字狱中死里逃生后,被贬到黄州时写的,很显然,那“拣尽寒枝不肯栖”的孤鸿,就是词人无处依托的投影。在人生的坐标系里,他不知道,该到哪里去找他自己的位置。宋代词坛上最杰出的一代奇才,这个永远都竭力用苦笑来按压内心悲苦的哲人,终于就这样在“有恨无人省”的冷漠中,耗尽了一生。 如今,他依然坐在四川老家三苏祠这里构思诗词;站在第二故乡海南这里观照人生;又静静地卧在河南郏县这里净化他一生的悲苦。苏东坡这个名字,将永远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。 第八集 苏门学士 黄庭坚是苏轼的追随者,为苏门四学士之一,诗与苏轼齐名,号称苏黄,为江西诗派的开山祖,对宋诗有深远的影响。书法为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一,笔势强劲,一波三折,不少人认为成就在苏轼之上。他的词风格多样,但主要还是接近苏轼,像这首《水调歌头》,句式就很像苏轼的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”—— 瑶草一何碧,春入武陵溪,溪上桃花无数,花上有黄鹂。 我欲穿花寻路,直入白云深处,浩气展虹霓。 只恐花深里,红露湿人衣。 春天,词人走进一处山谷,只见桃花鲜艳,黄鹂鸣叫,像走进了桃花源一样。心里一高兴,他于是想一直走到山溪深处,高歌一曲,吐出心中的豪迈气概。可转念一想,又怕花丛里的露水沾湿衣服,弄得不愉快。 这首词创作时间不详,但从这种谨小慎微的心情看,大概是贬官时的作品吧。下片: 坐玉石,倚玉枕,拂金徽,谪仙何处,无人伴我白螺杯。 我为灵芝仙草,不为朱唇丹脸,长啸亦何为。 醉舞下山去,明月逐人归。 像李白那样,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”的人物哪里有呢?没有,于是因为没有能叫人开怀痛饮的酒伴儿,酒也喝得没味道,只好冷清清坐着,在明月的照耀下,“醉舞下山去”。乘兴而来的一次春游,就这样在孤寂中结束了。 这首词潇洒飘逸,展示出黄庭坚高超绝俗的气派和决不同流合污的人格魅力。“谪仙何处,无人伴我白螺杯,我为灵芝仙草,不为朱唇丹脸,长啸亦何为”,这几句词,很容易使人想起他的诗:“朱弦已为佳人绝,青眼聊因美酒横”。词和诗都显示出他对现实有意见,有话要说,但只点到为止,不正面说出来,而用展示的兀傲来暗示,让读者自己去想像。 痴儿了却公家事,快阁东西倚晚晴,落木千山天远大,澄江一道月分明。 朱弦已为佳人绝,青眼聊因美酒横。万里归船弄长笛,此心吾与白鸥盟。 办完公事,就登上快阁去游玩,只见“落木千山天远大,澄江一道月分明”,一派秋高气爽的开阔。没有知音,琴只好不弹。看着美酒,眼为之一亮。于是想离开官场,乘船回老家,与白鸥在一起嬉戏。从诗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,抒情主人公的不同流俗,孤高自赏。 苏轼由于说话不留余地,从三十岁起基本上就一直在贬谪中过日子。黄庭坚虽然为人谨慎得多,但既然接近苏轼,也就免不了要卷入党派斗争,免不了要受到牵连。他贬过两次官,第一次是十一世纪末,贬到今天四川宜宾市,下面这首词就是在这里写的。 《鹧鸪天》 黄菊枝头生晓寒,人生莫放酒杯干。风前横笛斜吹雨,醉里簪花倒著冠。 身健在,且加餐。舞裙歌板尽清欢,黄花白发相牵挽,付与时人冷眼看。 这首词笔锋老辣,意气倔拗,与他的诗很接近。这时,他被贬出京城已经五年,但看来棱角并没有磨掉。贬官就说明有罪,因为就应当悄悄地待着,至少也装出一副认罪的样子。然而他却公然喊着“人生莫放酒杯干”,而且“风前横笛斜吹雨”,意态是那么潇洒,“醉里簪花倒著冠”,心气是那么狂傲。结尾处干脆毫不掩饰的喊出来“付与时人冷眼看”。人们想翻着白眼来看笑话就看好了。言下之意,是我爱怎么样就怎么样。 第二次贬官更远,贬到了今广西宜山,他在这里待了三年,最后就死在这里,这首词就是去世那一年在宜山写的。 天涯也有江南信,梅破知春近。 夜阑风细得香迟,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。 玉台弄粉花应妒,飘到眉心住。 平生个里愿杯深,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。 这时他虚岁六十一,又贬在荒远的广西,偏生清空有赏梅的雅兴。从第一次贬到四川离开京城,到这时已经十年,“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”,话里饱含着多少悲怆与愤懑。说书法家都长寿,大书法家黄庭坚,却没有沾着什么好处,没有留下更多的书法作品,没有留下更多的诗词,没有留下更多挺拔的身影,他早早的凋落了。人世间总是会留下这样那样的遗憾。 黄庭坚最脍炙人口的是这首《清平乐》: 春归何处,寂寞无行路。 若有人知春去处,唤取归来同住。 春无踪迹谁知,除非问取黄鹂。 百啭无人能解,因风飞过蔷薇。 这首词故意提出几个傻问题,来表示惜春之情,展示出盎然的童趣,特别有韵味。春天忽然间就没了,到哪里去了呢?弄得人冷冷清清,不知该上哪儿去玩儿好。要是有人知道,春天到哪里去了,把它叫回来那该多好。可惜没地方打听,除非去问随春天一起到来的黄鹂。黄鹂不是欢快地唱了一整个春天的歌吗?它应当知道春天到哪里去了。蔷薇开在初夏。黄鹂既然去找蔷薇,就说明春天实在是追不回来了。这首词设想入奇,意境空灵,令人百读不厌。 苏门四学士中的另一个学士晁补之也写过一首追惜春天的词,也不妨一读。 东城南陌路岐斜,芳草遍藏遮。 黄鹂自是来晚,莫恨海棠花。 惊雪絮,落天涯,送春赊。 问春莫是,忆着东君自去还家。 从黄庭坚那首词里,飞出来的那只黄鹂,又飞到这里来了。可是海棠花已经凋谢,这只能怨你来迟了,有什么法子。如今柳絮满天飞,正送春走呢。春天怎么突然间就没了?春天是春神东君送来的,会不会是想起了春神,不顾一切,又跑回去找他去了呢? 同时代而略早的王观,也有一首意境相近的词: 水是眼波横,山是眉峰聚,欲问行人去那边,眉眼盈盈处。 才始送春归,又送君归去,若到江东赶上春,千万和春住。 王观送一个朋友到南方去,送别地大概是京城开封吧。春天是从南往北过来的,回去自然就是由北往南,那个朋友正好也往南走。词人于是就从这个角度切入。诗词里向来说,女子的眉毛像远山,称为眉山或眉峰。而称女子的眼波,为秋波或秋水。这里反过来,用眉比山,用眼波实际是暗指眼泪来比水,那个朋友要去“眉眼盈盈处”。也就是要去山重水复的南方去。前片是铺垫,后片才切入正题。刚送春天往南,又送这个朋友往南。因此希望朋友能赶上归去的春天,和春天在一起,也就是说祝愿朋友永远处在新春的温暖中,永远都感到舒适。送别的话一句都没有说,但比说一千句一万句更有意义,这就是诗词的魅力所在。 《卜算子》 水是眼波横,山是眉峰聚,欲问行人去那边,眉眼盈盈处。 才始送春归,又送君归去,若到江东赶上春,千万和春住。 还有个李之仪,也该在这里提一笔。他与苏轼有交往,也曾受到过连累,他有一首《卜算子》写得极有情味。 我住长江头,君住长江尾,日日思君不见君,共饮长江水。 此水几时休,此恨何时已,只愿君心似我心,定不负,相思意。 从词意看,显然是长江沿岸某处一对恋人因故分散了,男子去了下游某处,因此有地域上的这层关系。词人就非常巧妙的借长江起兴。“我住长江头,君住长江尾”,用长江把这份相思之情连缀起来。可是“共饮长江水”却偏偏“日日思君不见君”。下片推进一层,点出这一腔相思之情,像长江水一样,永远滚滚滔滔,不会有枯竭的时候。 我住长江头,君住长江尾,日日思君不见君,共饮长江水。 此水几时休,此恨何时已,只愿君心似我心,定不负,相思意。 第九集 婉约魁首 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,他的词情韵凄婉,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。他性格柔弱内向,情感细腻缠绵。由于和苏轼交往,他这个不大热心政治的人,不由自主的卷入了党派斗争,被一再贬官,一直贬到广东的雷州,最后死在文本的藤州,只活了五十一岁。 他的词最突出的特点,就是在缠绵不尽的情感波澜中,永远都饱和着挥发不尽的哀愁。“春去也,飞红万点愁如海”,这两句词正好展示出他的词给人的总体印象。他千古传诵的名篇《满庭芳》是他三十一岁时在今天绍兴为告别一个歌伎而作的。那时他还没有遭受政治迫害,按说情绪应当是轻松的,可他却写得那么缠绵悱恻,像个饱经忧患的人。 山抹微云,天连衰草。画角声断谯门。暂停征棹,聊共引离尊。 多少蓬莱旧事。空回首,烟霭纷纷。斜阳外,寒鸦万点。流水绕孤村。 销魂,当此际。香囊暗解,罗带轻分。谩赢得青楼,薄幸名存。 此去何时见也。襟袖上,空惹啼痕。伤情处,高城望断。灯火已黄昏。 读这首词,最可注意的,一是秦观对歌伎舞女不仅没有玩弄的心理,而且是作为正式的恋爱对象。二是他的思想感情女性气质很重,展示出浓厚的阴柔美,这是他的词令人击节叹赏的一个重要原因。 其实,不光是词,他的诗一样也具有阴柔美。 一夕轻雷落万丝,霁光浮瓦碧参差。 有情芍药含春泪,无力蔷薇卧晓枝。 一夜春雷隐隐,震落细雨如丝,清早泛晴的亮色,遇在绿琉璃瓦上,反射出深一块浅一声的绿色,脉脉含情的芍药缀着雨点儿,象含着泪珠儿,蔷薇的嫩枝被雨泡了一夜,软软的,像刚睡醒一样娇柔无力。 很显然,秦观写这首诗的时候,是用写词一样的眼光来观照的。而所见的芍药和蔷薇都带着浓厚的女性气质,诗也就带出一种女人气。金朝大诗人元好问说,“有情芍药含春泪,无力蔷薇卧晓枝。拈出退之出石句,始知渠是女郎诗。”这是说秦观“有情芍药含春泪,无力蔷薇卧晓枝”这两句写得非常精巧的诗,让韩愈《山石》中的“山石荦确行径微,芭蕉叶大栀子肥”这种诗一比,就显得格局狭小,只能算女郎诗。当然,元好问这话也带有偏见,因为女郎诗不过是风格偏于阴柔罢了,在诗歌的百花园里,这一格也是不可少的。苏轼能把词写得像诗,秦观为什么就不能把诗写得像词呢? 《鹊桥仙》 纤云弄巧,飞星传恨。银汉迢迢暗度。 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。 柔情似水,佳期如梦。忍顾鹊桥归路。 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。 这首词上下片一样,都是前三句叙事,后两句就所叙的事,进行哲理的概括。“银汉迢迢暗度”,织女悄悄地渡过银河,叙七月七日织女渡过鹊桥会见牛郎的神话传说。“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”,尽管每年都只有秋天能见上一面,但由于感情真挚,永不变心,就比人世间那种见异思迁的浅薄之情要强得多。“柔情似水,佳期如梦。忍顾鹊桥归路。”柔情像天河的水一样滔滔不绝,会面的佳期却像梦一样短暂,怎舍得渡过鹊桥再回到对岸去。到这里,词人又出来总结说“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”,只要感情能历久不变,又哪在乎朝朝暮暮能不能见上。由于这一概括,既提到哲理的高度上,又贴近生活,是直接可以感受到的,就使这首词的内涵显得特别丰富。“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”,千百年来,两地相思的有情人,谁不是用这两句词来求得暂时的温慰,来填补内心的空缺呢? 纤云弄巧,飞星传恨。银汉迢迢暗度。 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。 柔情似水,佳期如梦。忍顾鹊桥归路。 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。 连写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,情绪也偏于低沉,可想而知,他贬官之后的词,该是怎样的伤感了。 《踏莎行》 雾失楼台,月迷津渡。桃源望断无寻处。 可堪孤馆闭春寒,杜鹃声里斜阳暮。 驿寄梅花,鱼传尺素。砌成此恨无重数。 郴江幸自绕郴山,为谁流下潇湘去。 月朦胧,雾朦胧,楼台消隐,渡口消失,那避世的桃花源,该到哪里去寻找呢?词人的内心只剩下彻底的失望。独自住在旅舍里,听杜鹃在斜阳里叫着“不如归去,不如归去”,这种镜况叫人怎么能忍受得了呢?朋友们每次寄信来慰问,都只是增加一重愁恨,郴江啊,你原是绕着郴州的山流着的,为什么能流出去流进湘江呢?为什么我被贬在这里,却就是走不出去呢?“郴江幸自绕郴山,为谁流下潇湘去”这个好象问的很傻的问题,愈益衬出词人内心的无限悲哀。 秦观是个被情折磨得不能自拔的词人,情对他来说,几乎是人生的第一要义。有时,他干脆把自己设想为女性,用女性的被抛弃,琮寄托自己被朝廷抛弃的哀怨。 《浣溪沙》 漠漠轻寒上小楼,晓阴无赖似穷秋。淡烟流水画屏幽。 自在飞花轻似梦,无边丝雨细如愁。宝帘闲挂小银钩。 词中的抒情主人公,一个被抛弃的女子,在春雨蒙蒙中上到小楼上,她感到孤独无依,以致暮春天气竟像深秋一样的凄凉。她不知如何是好,于是呆呆地对着屏风,看着那淡烟流水的画面出神,她这样也不知坐了多久,终于还是坐不住了,于是又起身把窗帘挂在小银钩上,望着窗外。窗外丝丝的小雨,就像她心头洒落的愁绪,残花幽幽的飘落,像梦一样地落地无声。她的心也随之进入了一种失重状态,百无聊赖向无限的孤独中沉落。 李后主说“人生愁恨何能免”,愁也许只次于呼吸一等,同样是生命的表现形式。然而对一般人来说,愁是跳跃出现的,而对秦观则是人生的全过程,可以说他是愁死的。 忆昔西池会。鹓鹭同飞盖。携手处,今谁在。 日边清梦断,镜里朱颜改。春去也,飞红万点愁如海。 当年在京城开封府郊外欢宴的时候,像鹓鹭一样排成行赶着车在路上飞跑。那携手欢游之处,如今还有谁在呢?“日边清梦断”,再回到京城,靠近皇帝身边的可能已经像梦一样的消亡,再也唤不回来了。剩下的只是“镜里朱颜改”,一天一天迅速地消失青春的颜色,照一回镜子就老一回。“春去也,飞红万点愁如海”,又一个春天消逝了,经不住时间震撼的鲜花一瓣一瓣飘落,都飘进无限扩张的愁的海洋。 据记载,秦观的朋友曾说他“必不久于世”,原因是一个人到了愁如海的地步,是活不长的。这种记载即便于事未必有,也于理必有。因为泡在愁海里的灵魂,必然会被淹死。 秦观这个多愁善感的词人,生活是暗淡的,思绪是暗淡的,连灵感也是暗淡的。只有在梦里,他的目光才会闪现出一抹淡淡的春色,下面这首词就是他梦中写就的 《好事近》 春路雨添花,花动一山春色。行到小溪深处,有黄鹂千百。 飞云当面化龙蛇,夭矫转空碧,醉卧古藤阴下,了不知南北。 在梦中,他的灵感闪现为五彩缤纷的烟火,他梦入山溪深处,春雨绵绵中到处是鲜花盛开,到处是黄鹂鸣叫,飞云幻作龙蛇,在碧空伸屈变化,于是他在古藤阴下喝酒,喝醉了就躺下睡觉,东西南北一概不管。“醉卧古藤阴下,了不知南北”,这是一种全身心的放松,醒着的时候,他好像从来没有这么舒坦过。他活得太累了,他渴望从贬谪的现实中跳出来,能“行到小溪深处”去寻找“有黄鹂千百”一起鸣叫的妙境。既然活在梦中比醒着的时候轻松,死对他来说,大概也是一种解脱,一种全身心的放松吧。 终于,他早早的告别了生活,结束了他那段永远倾诉不尽的哀愁—— 忆昔西池会。鹓鹭同飞盖。携手处,今谁在。 日边清梦断,镜里朱颜改。春去也,飞红万点愁如海。 第十集 多面词人 贺铸原籍文士辈出的绍兴,生长在河南辉县百泉,是京剧《贺后骂殿》里,那个贺后的娘家晚辈人,又自称是晚年隐居镜湖的盛唐诗人贺知章的后裔。据说他相貌奇丑当时人称他贺鬼头。按他的社会地位和社交圈子,他本来应当在官场一帆风顺。可惜他生性高傲,任侠尚气,不管什么达官贵人,话不投机就敢叫人下不了台。于是他一生不得志,只做过几任小官。不过,他的词名在北宋后期倒是有口皆碑的。既然他以豪侠自命,又曾担任过武职,四十岁以后才改任文官,这就使他对生活的开掘,要比别人广一些。 他在《六州歌头》这首词中说,“少年侠气,交结五都雄。肝胆洞。毛发耸。立谈中。死生同。一诺千金重。”年轻时有一股侠客的义气,结交的都是通都大邑的杰出人物。与人肝胆相照,路遇不平,立时就能怒发冲冠。哪怕跟人站着说上一会儿话,只要说得投机,就能一诺千金,甚至以生命相许。 “推翘勇。矜豪纵。轻盖拥。联飞鞚。斗城东。轰饮酒垆,春色浮寒瓮。吸海垂虹。”公认是最勇敢的人,自己也以狂放不羁自豪。一出来就车马一大群,在京城里并驾而行,在酒店里起哄狂饮,一瓮一瓮的酒一饮而干,就象长虹吸海一样。在另一首《小梅花》中,他慷慨悲歌“缚虎手,悬河口,车如鸡栖马如狗。白纶巾,扑黄尘,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?衰兰送客咸阳道,天若有情天亦老。”手能缚虎,口若悬河,一个能文能武的英雄人物,坐的却是鸡窝一样的马车,驾车的马小得像狗。我辈岂是普通人,怎么就在黄尘中奔走找不着出路呢? 贺铸这一类词在北宋算是凤毛麟角,而对南宋一些词人,象辛弃疾和辛派词人则有示范作用。贺铸堪称北宋第一的,还不止这个—— 《捣练子》 砧面莹,杵声齐,捣就征衣泪墨题。 寄到玉关应万里,戍人犹在玉关西。 《捣练子》 边堠远,置邮稀,附与征衣衬铁衣。 连夜不妨频梦见,过年惟望得书归。 边境上有征人,内地就会有思妇。唐代的边塞诗人,就擅长写这种思妇题材。边塞诗是唐诗中最耀眼的一朵奇花。宋代由于对外总是妥协投降,根本没有创作边塞诗词的气魄。因而贺铸这几首写思妇的词与前面介绍的范仲淹的《渔家傲》一样,就显得特别珍贵。不过,这两首词与唐诗相比,毕竟缺乏震撼人心的力度。 上片说,妻子给驻守边疆的丈夫寄衣服,“寄到玉关应万里”,寄到玉门关就是千里万里,而况丈夫出了玉门关,还有千里万里。这实际就是说,能不能寄到根本没有把握。下片则说“连夜不妨频梦见”,就算天天晚上都能在梦里相见,那也是空的,今年又白等了一年,音信全无。“过年惟望得书归”但愿过了年能有信寄回来。词中展示的,只是一丝无可奈何的悲哀。而李白的《子夜吴歌》则说: 长安一片月,万户捣衣声。 秋风吹不尽,总是玉关情。 何日平胡虏,良人罢远征。 就连妻子思念出征的丈夫,也要感叹一声,“何日平胡虏,良人罢远征”,也带几分英雄主义的气概。 贺铸不光词写得好,诗文也很有名,只可惜多已散佚。他有一首歌颂寇准人格高大的七律,诗题说有人拿一幅寇准的画像挂在驿舍里,诗人看了大为感动,于是写了这首诗。尽管贺铸感到寇准“凛凛英风万世孤”使他“忽瞻容貌涕洟俱”,末联很别致,“不烦摇扇苍蝇去,一片寒冰挂座隅”。有寇准的画像挂在驿舍里,就像放了一块冰,不用摇动扇子赶,苍蝇也不敢过来。以此来形容寇准一身正气,有震慑的威力,使苍蝇似的小人不敢不有所收敛。“不烦摇扇苍蝇去,一片寒冰挂座隅”,写寇准的“凛凛英风万世孤”,从侧面切入,写得可谓一笔到位,有很强的震撼力。 不过,贺铸词的主导风格,还是用浓丽精致的语言,来写用恋情的那一类。造语艳丽又显得很典雅,这才是他最有特色的地方,下面这一首是他的代表作—— 《青玉案》 凌波不过横塘路。但目送、芳尘去。锦瑟华所谁与度。月台花榭,琐窗朱户。只有春知处。 飞云冉冉蘅皋暮。彩笔新题断肠句。若问闲情都几许。一川烟草,满城风絮。梅子黄时雨。 这首词上片写词人在门外看见一女子向他走来,但走到半路上又折了回去,于是他目送那女子一步步走远,终于看不见了。然后词人就想象,这女子可能住在哪里呢?“月台花榭,琐窗朱户”那住处一定非常幽深偏僻,大概只有春天才能找到吧。 这首词很像现代诗人戴望舒那首著名的《雨巷》,其中一节说——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的远了 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…… 戴望舒诗中那个像梦一样凄婉迷茫的女郎,与贺铸词中这个“凌波不过横墉路”的女子,其实都是对人生理想的一种朦胧的渴望与追求。 《踏莎行》也是贺铸的名词—— 杨柳回塘,鸳鸯别浦。绿萍涨断莲舟路。断无蜂蝶慕幽香,红衣脱尽芳心苦。 返照迎潮,行云带雨。依依似与骚人语。当年不肯嫁春风,无端却被秋风误。 这首词借迟开的荷花起兴,曲折委婉的表达出,词人失路的悲哀。荷花开在夏天,跟春天无缘,所以说“当年不肯嫁春风”。可是因为开得晚,开在秋天,结果刚一开就已是秋风乍起,就到了凋谢的时候,所以说“无端却被秋风误”。在杨柳依依的回塘,鸳鸯游泳的浦口,绿萍迅猛繁殖,把荷花裹在中间,赏花人就是坐船也划不进去。由于冷落,就连蜂蝶也不往这里飞,荷花于是而自开自落。别人不来,可骚人也就是词人还是来了,将谢未谢的荷花,于是凄然地望着词人,好象说“当年不肯嫁春风,无端却被秋风误”。这两句词所表达的,比千言万语的牢骚所希望表达的还要全面。在人生这个永远在选择又永远在舍弃的过程中,当我们后悔因选择失误而造成不愉快,甚至是终身遗憾时,我们很自然就会叹息一声“当年不肯嫁春风,无端却被秋风误”。 下面这首悼亡词,也是贺词中的珍品—— 《鹧鸪天》 重过阊门万事非。同来何事不同归。梧桐半死清霜后,头白鸳鸯失伴飞。 原上草,露初晞。旧栖新垅两依依。空床卧听南窗雨,谁复挑灯夜补衣。 词人在苏州有一处旧居,后来妻子死在这里,他也就离开了。一年后,大概是周年祭回来扫墓吧,“旧栖新垅两依依”,旧居和新坟都使他心情无比沉重。晚上他又睡在这所房子里,正遇上下雨,由不得想起曾经有一回,也这样雨声淅沥,妻子在一旁补衣的情景。他悲从中来,于是开始构思这首不朽的悼亡词,说“重过阊门万事非”,其实苏州一切如旧,唯一的变化,就是词人的妻子死了。因而下句说“同来何事不同归”,这椎心泣血的一声质问,是对往事的无法抛开,也是对眼前事实的无法接受,包含了无限的凄楚。“空床卧听南窗雨,谁复挑灯夜补衣”,这是饱含着血泪的回忆。使读者不由自主要随词人一同跌入灵魂失重的悲哀。中唐诗人元稹的悼亡诗《遣悲怀》说,“诚知此恨人人有,贫贱夫妻百事哀”是审美冲击波至今没有减弱的名句。我们还会想起苏轼的悼亡词来,词是说的正是“贫贱夫妻百事哀”—— 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。千里孤坟,无处话凄凉。 夜来幽梦忽还乡,小轩窗,正梳妆。相顾无言,唯有泪千行。 词中相顾无言的细节,是最为震撼人心的。贺铸这首词,其震撼人心之处,也就在“空床卧听南窗雨,谁复挑灯夜补衣”的细节描述。 《鹧鸪天》 重过阊门万事非。同来何事不同归。梧桐半死清霜后,头白鸳鸯失伴飞。

用户评论

暮光薄凉

这段《宋之韵》解析说的真的太到位了!小时候看的时候虽然觉得剧情挺棒的,但那时候还没理解其中的深层寓意。看完你的文章才知道原来这故事里蕴含着那么多哲理和诗意啊!

    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!

炙年

我一直在找关于《宋之韵》的详细解读,你写的这篇简直是宝藏了!110集这么长的篇幅确实需要细嚼慢咽才能体会其中深层的文化底蕴。我喜欢你的解析方式,文风轻松易懂,却能将复杂的概念说得通俗易懂。

    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!

予之欢颜

我比较不喜欢《宋之韵》这种剧情走向,感觉过于悲观压抑,老套又不新鲜。而且人物刻画不够立体,缺乏真实感。 不过你的解说词写的蛮深入的,从不同角度解读了文中的哲理,让我对这部作品有了更多思考。

    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!

莫失莫忘

《宋之韵》这电视剧对我来说实在太经典了!故事的情节曲折动人,每个人物都像活生的一样。尤其喜欢你说的关于宋家家族命运演变的那一段分析,真是触动了我的心!

    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!

冷月花魂

这篇解说词让我对《宋之韵》有了全新的认识,原来它不仅仅是部简单的爱情故事,还包含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和社会风俗的映衬。110集的故事确实很复杂,你的解析就像一位良师益友,引导我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。

    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!

ˉ夨落旳尐孩。

你写的《宋之韵》解说词感觉很有深度,能从多个角度剖析人物内心世界和剧情走向,让我对这部电视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。希望以后还能看到更多你关于经典电视剧的解读文章!

    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!

沐晴つ

说实话,《宋之韵》这种老旧风格的作品我已经很久没看过了,这部电视剧的故事比较出格,而且主角性格刻画偏单薄,有点难以入戏。

    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!

涐们的幸福像流星丶

这篇解说词写的确实很有意思,让我对《宋之韵》的剧情和人物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。 虽然故事年代久远,但其中的思想内涵依然很值得我们去思考

    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!

一个人的荒凉

你的解读真的太棒了!以前只以为《宋之韵》是一部普通的文学作品,看完你的文章才明白它背后蕴含的多层次意义。你分析的关于家族兴衰和时代变迁这段,真是精彩绝伦!

    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!

肆忌

我很喜欢这样深入浅出的解说词, 能够让我对作品有更全面的了解,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剧情本身的表面。希望你能经常写这样的文章分享给大家!

    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!

久爱不厌

我觉得《宋之韵》这电视剧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,你的分析特别能点明这些细节,让人眼前一亮! 你简直就是一位优秀的解说专家!

    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!

断秋风

这篇关于《宋之韵》的解说词写的比较专业,很多概念虽然理解了但是感觉还是不太深入。可能对一些没有看过这部电视剧的小伙伴来说会有难度。

    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!

那伤。眞美

你的《宋之韵》解读文真让我茅塞顿开!以前总觉得这剧有些过于悲剧色彩浓厚,看完你的分析才明白其中更多隐藏的意义和意象表达。 你真是个高手啊!

    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!

我家的爱豆是怪比i

很喜欢你这种深入浅出的解说方式, 语言也很美妙,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又能重新回到《宋之韵》的世界中去体验了那种时代氛圍和人物情感!

    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!

慑人的傲气

其实我觉得这部电视剧的争议点很大,你文里分析了一些优点,我也觉得确实有亮点,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,比如节奏有点慢和部分角色刻画不够生动…

    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!

三年约

这篇解说词让我对《宋之韵》有了更全面、更加深刻的理解。 你把故事中的历史背景、文化内涵和人物心理等多方面内容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,真是太棒了!

    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!

夏以乔木

我平时很喜欢看这种以《宋之韵》为题材的电视剧解析文章,你分析的点子很有特点,特别是对剧情中最关键事件的解读,让我对这个故事有了更深的感悟。

    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!

热点资讯